|
我的钢铁 好友邀你一起看热点! 打开 Mysteel分析:下游价格下跌共振带动多晶硅下行 我的钢铁网17:1535 多晶硅作为光伏产业及半导体领域的核心原材料,其价格走势对产业发展影响深远。2025年多晶硅价格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波动;受供需、成本、政策等因素交织影响,呈现出独特的变化态势,但总体趋势还是呈现弱势下行,市场对于后市预期也较为悲观。 价格方面: 4月初,多晶硅期货主力 PS2506 合约延续此前下行态势。自4月1日至4月18日,价格从40165元/千克持续走低,4月18日盘中跌至37390元/吨,当日收盘报37615元/吨,较月初跌幅达6.35%。此轮下跌主要还是由于终端抢装需求接近尾声,市场对下半年需求预期悲观,且下游拉晶环节对多晶硅采购谨慎,压价严重,硅料厂议价权减弱。 4月21日至24日,期货价格出现企稳反弹迹象。24日主力合约收涨2.26%至39375元/吨,主因市场预期5月厂家减产,尾盘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大幅减仓,资金博弈激烈。但在4月24日之后,涨势未能持续。 今日,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2506继续呈下跌态势,开盘价37500元/吨,收盘3732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跌幅1.21%。全月来看,PS2506合约累计下跌幅度较为显著。 现货方面随着盘面下跌多晶硅现货价格共振下调。虽然料企持续保持低水位开工,每月产出都控制在10万吨/月以下,但抢装需求的传导不佳和自身的高位库存仍对价格起到非常强的压制。截止4月29日,多晶硅N型料39-41元/千克;N型颗粒硅35-37元/千克。 供需方面: 供应:生产端来看,目前行业受自律协议约束,自2025年始多晶硅企业平均开工率基本维持在35%-40%左右。据Mysteel统计2025年Q1多晶硅产出共27.91万吨,同比下降47.76%。虽然新产能投放会带动产量上行,但部分老产能在4月亦有减产,故4月产量预计仍在10万吨以下。市场对于5月多晶硅产量仍存下降预期,多家料企在5月都有减产或延迟出料预期。但随着西南地区丰水期来临,西南地区电价下调,头部企业复产预期也随着增加,如四川产区有复产可能,潜在供给压力增大。 需求:除了库存积压,多晶硅价格持续下行的另一因素就是下游需求明显转弱。4月开始随着下游签单情况走弱,组件价格下跌明显。硅片企业也由于价格和市场需求预期不佳,4月下旬就有减少排产计划;电池企业和组件企业排产转淡。如中国电建发布51GW组件集采终止公告,反映出市场需求有所降温。 成本方面: 多晶硅原材料工业硅粉价格在4月下跌了约1000元/吨,如果叠加丰水期西南地区电价下调,多晶硅企业整体生产成本可能下移。若以0.3元/千瓦时的电价核算,目前多晶硅含税现金成本约 35.1-35.5元/千克,成本下行对价格亦形成压制。 市场预期: 受供需失衡、成本下移以及悲观市场预期主导,4月多晶硅期货整体下行,虽有短暂反弹但未能改变弱势格局。现货端随着下游采购积极性不佳,月内基本观望为主,上下游价格博弈明显,但下游明显占据议价主导性。此外抢装潮结束后,终端装机短期内缺乏明显利多支撑素;海外方面,关税等政策持续压制出口;另一方面,多晶硅虽然持续去库,但总体库存仍在高位,据Mysteel调研目前多晶硅厂库约29.5万吨,库存消化缓慢。 展望后市,若5月西南产区复产落地,供应压力将进一步凸显,而需求端在短期内难有明显改善,预计多晶硅盘面价格仍将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当前价格已接近部分企业现金成本,不排除企业进一步减产或西南产区延期复产的可能,这将对价格起到一定支撑。需密切关注企业复产动态、下游需求变化以及政策导向等因素。 |
|